(轉載)實現飛天夢想,奔向星辰大海!蚌埠這家企業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發布日期:2022-06-06 瀏覽次數:9054
工業文明的傳承者李福喜
永續經營
打造雙環電子元件世界知名品牌
產品對一家企業“掌門人”來說 有多重要?
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福喜認為,對于雙環電子來說,沒有產品的企業,就談不上精神的傳承。產品是企業持續經營的根本,也是雙環電子的生命。
56年來,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用奮斗追夢,從淮河岸邊三畝地18人的集體小廠起步,堅持自主創新、專注產品研發,逐漸發展壯大成為600多名員工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偉大征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華美篇章,走出了一條“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艱苦創業
創建一流專精特新企業
走進雙環電子的會議室,一張老照片把大家的記憶帶到了那個艱苦創業的年代。1966年,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淮河岸邊起步,原名蚌埠市無線電六廠,廠子規模小,廠區占地面積不足3畝,工人僅僅只有18人。
“56年風雨變遷,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壯大,我們從一個規模較小的集體企業發展成為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股份公司。”李福喜說,幾代人的篳路藍縷,隨著改革的春潮涌動,我們抓住發展機遇,奉行“永續經營,全力打造雙環電子元件世界知名品牌”的戰略目標,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專注主營業務技術領域,扎根電阻器領域,瞄準行業內國內短板產品和工藝技術,積極開展研發攻關活動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企業進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自1985年以來,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組建了中美合資貝迪斯電子有限公司、中丹合資偉斯電子有限公司、臺資參股安徽昌盛電子有限公司、中德合資蚌埠市偉創遠東電子有限公司、臺資參股蚌埠電感技術有限公司和一個分廠。
★2005年又與德國SRT電阻技術公司合資成立了中德合資德瑞特電阻技術有限公司。
★2011年,雙環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成功投資海外,控股德國SRT公司,為集團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下屬昌盛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成功掛牌,邁出了進入資本市場的第一步……在李福喜的帶領下,經過雙環電子全體員工不懈努力,實現了集團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綜合實力得到很大提升,為航空航天及民用電子信息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
飛天夢想
奔向星辰大海2021年10月16日零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零時33分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2000多公里以外的蚌埠,當看到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時,守在大屏幕前觀看發射實況轉播的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李福喜和員工們忍不住振臂歡呼。
“參與航空航天項目我們感到由衷的自豪!我們自主研發生產的RJK型和MELF精密電阻器就應用于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運載火箭。”
李福喜告訴記者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雙環集團以國為重生產的精密電阻器成功為“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及“嫦娥”探月工程配套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每一次高光時刻
電阻器是火箭遙控遙測系統的關鍵元器件,是電路中必不可少的元件,成千上萬個精密電阻器遍布運載火箭內部,負責運載火箭飛行和姿態的測控,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一旦發現姿態偏差就要及時測量和控制,以便系統及時糾偏,最終絲毫不差完成發射,對產品的穩定性和精準度要求極高。
“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微電子元器件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是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核心、大國博弈的焦點、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李福喜告訴記者,航天器是擁有成千上萬部件的復雜系統,缺一不可又要萬無一失,最怕被“卡脖子”。
“在關系國民經濟發展命脈的關鍵技術領域進行自主創新,開展科技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對雙環人來說,既是使命也是責任。”李福喜說,多年來,我們堅持深耕主業、做強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客戶的支持和信任。
目前,雙環電子已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創新型企業,是國家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業從事各類電阻器、電感器、繼電器等電子元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船舶、通信、自動控制、儀器儀表、軌道交通、充電樁、新能源汽車、LED照明等領域,為中國航天集團、中國航空集團、中車集團、中興、ABB、WELLS、GE、Rockwell、西門子等知名企業配套。
拓寬賽道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走進位于高新區的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待裝配的產品擺得滿滿當當,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生產,一片繁忙景象。
“你眼前看到的這些高壓直流繼電器、車用分流器系列就是我們近年來針對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開發的新產品。”走進雙環電子集團新廠區展示廳,一個個產品展現在記者眼前,目不暇接。
去年以來,被稱為“雙碳”的碳達峰、碳中和,無疑成為今年以來制造業企業的最熱詞匯之一,也成為資本市場熱捧的概念。
“雙碳”將是一場綠色革命會引發數以百萬億計的投資和產業機遇也會構建全新的新零碳產業體系
在李福喜看來
實現“雙碳”目標特別是碳中和與經濟社會發展絕不是對立關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不是“賽道超車”的概念,而是“拓寬賽道”的概念,壓根就不在原來的賽道上,是重新定義人類社會對資源利用的方式。因此,對所有企業和行業它是挑戰,更是機遇。
2018年開始李福喜將目光瞄準到新能源汽車領域敏銳地抓住了這一商機成功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目 前
雙環電子已與天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蚌埠學院、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大專院校、研究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與合肥工業大學共同建立的電子元器件研究所,正在開展有關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及5G應用產品的聯合研制。
“做企業從來不是躺在功勞簿上,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和進取精神。”李福喜說,雙環人用半個多世紀的創業史證明了這一點,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泉,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也唯有堅持,才能看不到后天的太陽。
扎根蚌埠
與城市共創未來
城市和企業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微妙關系?
在李福喜看來
如果城市是一棵樹的話
企業則是根
根深才能葉茂;
如果企業是源
城市則是水
源遠才能流長
初夏時節
龍子湖上波光粼粼
湖畔的中國蚌埠古民居博覽園里
一場“營商環境面對面
親清有約周五見”的專題活動
創新打開了政企溝通新模式
“市委決定創新政企溝通模式,開展‘親清有約周五見’活動,接到首場活動的邀請函,我既榮幸又倍感壓力。”談及參會感受,李福喜如是說:“市委、市政府用行動彰顯了創建一流營商環境,為企解難題的決心,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尊重和溫暖。”
目前
雙環電子產品涉及八大門類數百個品種,堪稱國內生產電阻器廠家門類最多、品種最全的生產企業,朝著片式化、小型化、高功率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部分產品行業內占主導地位,公司目前為國內元器件行業骨干企業,是中電元協電阻電位器分會副理事長單位。
目前
企業有職工600多人,其中研發科技人員100多名,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歷。2021年,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克服疫情影響,實現銷售收入增長24%,實現利潤同比增長67%,上繳稅金同比增長30%。
雙環電子是蚌埠本土企業
生于斯、長于斯
與蚌埠共生共榮,同頻共振
李福喜表示
蚌埠有著厚重的文明積淀和工業精神的永續傳承。雙環人將肩負使命,傳承工匠精神,為蚌埠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雙環電子在實現“新三板”上市的基礎上,苦練內功,力爭在主板盡快上市,用好用活資本市場,繼續做精、做大、做強,朝著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目標邁進。
轉載自:蚌埠日報社